“王婆卖瓜”的典故是源于宋朝时期的一个民间故事,不少人都以为这句话中的王婆是一位王姓婆婆,但事实上王婆是一个男子,他原名叫做王坡,是邻居们为了好玩才给他取了外号叫做“王婆”。而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这句话原本也是用来赞美王坡的,只不过流传到目前变成了嘲讽人的话语了。
王婆卖瓜源于什么典故
相传宋朝时期有一个男性叫做王坡,他的邻居们都称他为王婆,他的家乡当时是在西域,也就是现在的新疆一带,王坡一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瓜的,所以王坡也跟随先祖的脚步卖起了瓜。然而当时的西域一带并非非常太平,常常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战争,王坡为了避难便来到了宋朝的首都开封城,因为王坡比较穷,所以他只能生活在开封的乡下。
当时的西域对大家来讲就是边疆,而开封则是中原区域,王坡带了不少自己家乡的瓜来到开封卖,其实他当时卖的瓜就是大家常吃的哈密瓜,只不过当时的中原人没见过哈密瓜,大伙都感觉哈密瓜外表那样粗糙,里面一定没水分也不甜,所以大伙都不想买王坡的哈密瓜。王坡为了将这类瓜卖出去,于是便大声吆喝,说我们的瓜是开封城里最甜的瓜,结果这件事情非常快就传开了,而王坡的买卖也变得愈加好。
王婆卖瓜的启示
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这句成语,一直被理解为贬意的词汇。专指那种不讲诚信,夸大自己商品的宣传,借助欺骗的方法进行销售而从中获利的行为。
王婆是不是是一个诚信之商人,所卖之瓜水平是不是圆他“自夸”之说?只因年代久远,没办法考证,故到今天觉得王婆是个不诚信的商人。
然细琢磨、费思量,买卖场上不能离开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的方案。“自卖自夸”显然是企业经营中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。
实践出真知, 假如能以诚信为基础,如实地“夸”我们的商品,不但可以通过“自卖自夸”的方法达成营销的目的,而且会增强买家的“忠诚度”。
只是“自卖自夸”要讲做人的道德、诚信和良心。不可夸大其辞,不可为了一时之利、一己之利去颠倒黑白,把黑的说成白的,把死的说成活的,不讲经商诚信,缺失道德良知。
当然,尽管通过“自卖自夸”的方法可以达成商品的市场营销,但要真的做好“自卖自夸”还确属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