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孩子交流是倾听、交流,而不是辩论
到了青春期,不少爸爸妈妈感觉很难和孩子交流,是孩子出了问题吗?其实孩子只不过自然成长,长大了,是大家原来的方法不适应变化了,或者大家的交流方法本来就是不适当的,只不过在青春期暴露出来而已。
知道孩子的世界
难交流是什么原因之一是没一同语言,孩子感觉爸爸妈妈过时落伍了。所以可以去尝试知道和赏析孩子的世界。譬如有些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看动漫、打游戏就反感,如此如何能交流好呢?可以去接触一下当下时尚的网游、动漫、互联网小说、玄幻小说,摘下有色眼镜来看,就像大家当年着迷的金庸武侠小说,父母和老师都感觉不入流,目前却已经成为经典。
掌握倾听
交流不止是说,倾听有时比说更有效。不过,倾听,不止是听听而已,而是要让孩子感到你的认真、有共鸣。
孩子以前一直说:“你从来不认真听我说话。”想想也真是。我上班,孩子上学;我下班,做家务,孩子写作业。孩子今年该上初中三年级了,本来亲子交流的时间就不多,孩子有时给我说一些他们班上的趣闻呀、同学的可爱呀什么的,我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,由于我是初中班主任,所以感觉孩子说的无非和我班上的孩子说的大同小异,听孩子说话的神情不够专注,孩子说一会儿就感觉没意思了。长此以往,孩子就不再给我说学校里的事情了。
我从维尼老师那里了解假如不去认真倾听孩子的话,孩子发现后就会拒绝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,如此亲子关系会渐渐疏远冷淡,不利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。所以大家要做会倾听的父母。
意识到这个问题后,我准时改变我们的做法。就算我正在电脑前忙工作,孩子给我说学校里的事情,也会立刻表示关注,并且追问孩子:这个事后来咋样了?孩子目前比较想和我交流,我有时也刻意学一些我班上学生的话来和女儿对话。譬如孩子们常常说:哦买噶,我说:大家70 后的人也会说呀,大家说的是中文“我的老天爷呀”,你们说的是英文“我的老天爷呀”,意思一样啊。每当这个时候,女儿也会和我一块讨论他们同学中的时尚语,亲子关系很融洽。
交流而不是辩论、说服、批驳
不少爸爸妈妈和孩子交流,不是讨论而是辩论,总想着想把孩子辩赢,辨服。但辩论总是是没好结果的,各自坚持我们的怎么看,爸爸妈妈还感觉孩子强词夺理。
有些人看着是要交流,但不去理解、倾听孩子的想法,目的还是说服孩子相信我们的道理,如此单向的交流是无效的。
有时大家必须要孩子认错,把孩子批驳得体无完肤还不停手,其实如此会让孩子逆反,孩子即便了解自己有错,出于自尊心也否认错误。
以前我一直着急让孩子根据我的来,为了说服孩子,会和孩子说一大堆道理,孩子听得眼神都空洞了,我录了音,自己都感觉自己啰唆得非常,我女儿说:你说的可能不是对的,为何必须要听你的?后来维尼老师建议我先去理解和一定孩子的想法,再简短地说我们的怎么看,如此孩子慢慢能听进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