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把一条线段分为五等分,分了那样长的时间,如何也分不对。我着急了,‘你这个笨蛋!’这句话冲口而出。她画一条小河,就是不了解小河是弯的,画到远处,应该把河道画窄一些,她反而画得愈加宽。我生气地说:‘你画的是鱼缸,装鱼用的?’并且生气地在孩子肩上捶了两下。孩子当时就走到洗手间,我听到了她的哭泣声和洗脸的声音,显然孩子受了委屈,但她非常快回来了,并且继续画。她感觉到了痛苦,但却不敢反抗我。我的心一下子凉了,这种伤害是最牛B的,伤了自尊心却不敢反抗,从此种下了自卑和懦弱的种子。我了解冲孩子发火不好,一直控制不住,如何能控制住呢?”
“闺女以前总让我不认可,我心里非常生气,但极力忍住少发火,可是常常忍出内伤,失眠烦躁,隔三差五就要爆发一次,大发一次脾气。自从接触到维尼老师理念后,很认可认知疗法,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看看老师的博文,检讨一下自己。目前我感觉进步了不少,面对家人和孩子多了一份理解和认可,然后心情自然平和,火气少多了,不需要辛苦地去忍耐、去控制。”
大家目前大都了解不要打骂孩子,最好少发火,但想控制,却控制不住。发火之后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,也非常后悔,下决心不再发火,但悲剧还是照常上演。
偶尔发一次火,是正常的、难免的,我偶尔也会忍不住冲女儿吆喝一声。发完火,向孩子道歉,之后好好检讨改进就能了。但常常发火会伤害孩子,破坏亲子关系。
普通人靠忍耐控制发火,忍耐当然也是需要的,是控制情绪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人难免会有火气,此时忍耐克制一下,总比肆意发火要好得多。但忍耐是靠不住的,常常忍不住;即便忍住了,生气也写在脸上,对孩子也会导致压抑。所以,根本的渠道在于少些火气,或没火气,再配适合当忍耐,对孩子的伤害会少得多。
那样怎么样降低我们的火气呢?这就需要学习认知疗法。
直接让大家着急上火的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对于问题的怎么看或认知。所以,不要太执着,去理解孩子,改变对问题的怎么看,也就降低了火气。
当然,孩子的有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,假如没这类问题大家也不会发火。所以,先冷静下来,静能生慧,有益于亲子关系,孩子容易合作。如此,局面就得到了控制,那些问题就更容易解决,如此生气着急会更少些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
本书提供了一些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,譬如面对孩子需要的三个原则、管理孩子情绪的办法、解决学习问题的办法等。掌握用适当的办法,问题解决了,降低火气也会更容易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