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,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,上学了就要安安分分的听从学校安排的课程,不管你这个时间段爱不爱这门课程;需要适应不同老师的讲话风格,迎合每一个老师的爱好;需要把自己虚荣的东西隐藏起来,掌握和各式各样的同龄人做朋友。这所有都让孩子感到拘谨,没了自由,没了喜好,没了毫无顾忌,也就不喜欢上学了。
大家可以从孩子本能的主观缘由、学校课业重压和父母培养不当等客观缘由进行考虑。
1、孩子本能。依据马斯诺需要金字塔原理,人有五个层次需要,生理、安全、社交、尊重、自我达成,在低级别需要满足后,才会奢谈更高需要的满足。譬如生理需要不满足,就不会考虑安全,所以有虎口夺食,鸟为食亡等成语。
有些孩子年龄较小,接触外面不多,本能由于校园纪律产生生理担心,由于校园霸凌产生安全担心,由于失去了家里的主角光环,同样也会有社交、尊重需要的焦虑。
2、学业重压。人的一生一直在三个圈内转换:舒适区、学习区、焦虑区。舒适区代表个人能胜任外面重压;学习区代表个人通过改造自己适应外面重压;焦虑区代表个人很难胜任外面重压。
孩子的学业重压让他进入了焦虑区,就会自然产生抵触情绪。人同此理,有些成人也会一样拒绝焦虑区,譬如领导让你参加一个演讲,一场辩论,一次主持,假如没任何物质精神奖励,这类活动又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外,你是不是也会不想呢?
3、骄纵过度。有些孩子厌学是基于能力很难胜任的焦虑,无论是对个人需要的焦虑还是对学业重压的焦虑,而有些孩子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而滋生的不好的学习习惯问题。
有些爸爸妈妈对孩子骄纵过度,让孩子形成了养尊处优、为所欲为的性格特点。过度的娱乐让他们减少了开心阈值,整天沉溺于各类快感之中,大脑渐渐不习惯长期处置高密度信息,一上课就精神萎靡,一下课就生龙活虎。
4、沉溺于游戏不可以自拔。有的孩子学习很好,后来开始接触游戏越玩越上瘾。以前是在网咖。目前智能手机常见了,小小年龄就拿着手机看电视,打游戏,甚至顾不上吃饭睡觉。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。
孩子的学习固然要紧,但也不可以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,父母在关注分数的同时,也应该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。
我觉得,孩子厌学,很多原因中,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,毕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时刻关注,去找到缘由对症下药。家庭和睦、亲子关系亲密,孩子自然会乐于参与到集体中,家庭破裂、矛盾激化的,孩子也会与社会疏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