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教程减轻负担古诗遭殃? 正方反方激辩:是不是曲解本意?

   日期:2024-04-28     来源:www.zxrh168.com    浏览:346    
文章简介:每次教程增删,总会引起一轮热议。鲁迅的文章被“赶出”教程是如此,朱自清的《背影》被删除也是如此。

每次教程增删,总会引起一轮热议。鲁迅的文章被“赶出”教程是如此,朱自清的《背影》被删除也是如此。但这一次,公众关注的是古诗被删除。8月26日《新闻晨报》报道,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,提前拿到课本的父母发现:相比旧版,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不少。8月25日,记者对比新旧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,新课本中不只删除去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,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,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。

反方

古诗不应是教程瘦身的“赘肉”

教程对于孩子来讲,具备启蒙的意义,在强调内容选定符合孩子特征的同时,还有培养孩子文化意识、阅读兴趣与涉猎层面的导向用途。古诗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紧内容,不少的经典古诗是经过千百年的检验,被证明是语文的精品,价值是无须争议的。古诗非常不错而被排除在小学一年级的教程以外,可能不是对价值的不承认,但事实上会让孩子产生古诗无关紧要的印象。

事实上,一首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,且古诗中也不缺少那些浅白易懂的诗篇,假如只不过从减轻负担的角度来讲,有充足的空间。而教程中的古诗,也恰恰是学过生日后可以记住的为数不多的内容。相反,拿古诗当作教程瘦身的“赘肉”来对待,反映了教程审定“一刀切”的机械性。(文/木须虫)

正方

别曲解了“删除古诗”的本意

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,在教育减轻负担的共识下,才能看清教程瘦身、删除古诗的本意。对成人或少数孩子来讲,《登鹳鹊楼》等古诗浅显易懂、朗朗上口,但这并不可以代表所有孩子的感受。小一新生的基础差别很大,每一个孩子的能力、天分、兴趣等更是相差悬殊,而教育是面向所有孩子的,尤其是要顾及到那些“零起点”的孩子。从这一点讲,删除古诗无可厚非。

更要紧的是,语文教育的本意和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,呵护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,而不是背诵所谓的传统经典。七八岁的孩子玩兴正浓,从本性上讲就排斥填鸭式的教育,一刀切地需要所有孩子背诵古诗,无助于培养阅读兴趣,反而增加负担、限制选择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