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安思危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处在安定环境中,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祸害。居安思危源于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,同义词有常备不懈、安不忘危、防患未然等,反义词有高枕无忧、准时行乐等。
居安思危的居的意思是
居安思危的“居”是“处在”的意思。处在安全的环境,也要考虎危险的存在。
居安思危,这个成语源于左丘明的《左传。襄公十一年》。记载了一个如此的故事,有一年宋、齐、晋、卫等十二国联合攻打弱小的郑国。郑国,国小兵弱,了解自已的处境,有亡国之危。
郑国国君派人去晋国游说,期望晋国出面,为它协调各国退兵,并许诺将重谢晋王。晋国国君赞同了郑国的请求,当起了说客。其它国家碍于晋国的强大,不想得罪晋国,都纷纷退兵。
郑国为了感谢晋国的帮忙,送给他十多辆车的钱物及美女。晋悼公论功行赏,给他身边大臣魏绛很多财物,被魏绛拒绝。魏绛还向悼公谏言,要悼公居安思危,确保国家安全。悼公觉得魏绛言之有理,虚心接纳。
居安思危,在当今日常,也非常有警示用途。不要以为疫情减轻了,就舍弃监控。应居安思维,防患未然。
居安思危的下一句是什么
“居安思危”下一句是“思则有备。”
该句源于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
译文: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,要时常考虑假如有一天这种安逸不在,该如何解决。并在考虑的过程中,未以后做好筹备。做好筹备就不怕有哪些危险。
居安思危,汉语词汇,拼音是jū ān sī wēi,意思是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。
居安思危同义词
居安思危的同义词:常备不懈、安不忘危、防患未然1、安不忘危: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。意思是时刻小心小心,提升警惕。
2、常备不懈:常:时常;备:提防,筹备;懈:懈怠,放松。时刻筹备着,毫不忪懈。
3、防患未然: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。《周易·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古乐府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居安思危的名人名言
1、思所以危刚安矣,思所以乱则冶矣,思所以亡刚存矣。——欧阳修2、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。——魏徵
3、祸固多藏于隐微,而发于人之所忽。——班固
4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——孟子
5、常或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——冯梦龙
6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——左丘明
7、思危所以求安,虑退所以能进。——房玄龄
8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9、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。——《周易》
10、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——《周易》